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>>独家>>

环球即时看!最好的活法:顺境养身,逆境吃苦,平境惜福

2023-02-03 04:04:54 来源:中国传统文化


【资料图】

点击上方名片,关注我们吧!

作者:云谷师 图片:来源网络

来源:日行一善共修平台(ID:RXYSGXPT)

过去的一场灾难,让所有人在困顿中渡过了三年,这三年里,我们也渐渐明白: 当下拥有的从来都是侥幸,无常才是人生。 疫情,是上天出给每个人的一份考卷。面对未知的状况,我们唯一能做的,就是在顺境时养好身体,逆境时吃得下苦头,平境时留得住福气。01顺境养身曾有一位弟子前去拜佛,一进门,高僧就看出他的肝脏有病,病入膏肓,已经无药可救。 高僧面露难色,只感慨道:“临老投僧,临死抱佛,又有何用啊。” 疫情三年,一场无妄之灾,就让不少人身陷痛苦。 无病无灾的时候,我们总以为身体康健,殊不知,健康也遵循“守恒定律”。 我们对身体付出了多少,身体也会给我们多少回馈。 最好的养生之法,就是重在平时,贵在坚持。103岁的“国医大师”颜正华,长期保持着六个习惯。 他从来都不让自己闲下来,一直保持着均衡的饮食,合理的运动,与人为善,助人为乐。 从翩翩少年到耄耋老人,读书学医滋养着他的身心,乐观向上的态度让他葆有一颗年轻之心。 遇到急事,碰到难事,颜正华也依然精神矍铄,不慌不忙,思路清晰。 强壮的身体,足以摆脱疾病的困扰,强大的内心,足以对抗困苦烦恼。 南怀瑾先生说:“未生病时不保养,生病以后追悔莫及,悔之晚矣。” 往后,莫让疾病钻了空。 养在平时,方能有备无患,规律作息,才能从容应对。身体健康,生活才有未来,内心安宁,日子才有盼头。02逆境吃苦看到这样一个故事。 绝望的女儿向父亲哭诉:”这件事让我痛苦,我不想活了。“ 父亲为开解女儿,煮了三锅滚烫的水,分别将一个胡萝卜、一个鸡蛋、一包茶叶放入了锅里。 煮了一会儿后,胡萝卜拿出来就烂掉了,鸡蛋变得里外坚硬,茶叶变得浓香四溢。 父亲解释道: “生活就是这样,你看有些人看似性格坚强,一旦经受煎熬,立马成了一滩烂泥; 有些人表面上不服软,实际内里水汪汪,沸水一煮,脾气越来越硬,里外都硬,那是鸡蛋; 也有些人,平时虽然无所求,但遇到滚烫的开水,水越滚烫,就越能体会到回甘的感觉。” 人活着,不能被生活所逼迫,不能被生活所煎熬,要学着把苦难研磨,把苦难咀嚼。茶叶的本味并不香甜,越沸的水却越能将茶香激发,人也是吃苦中才变得越来越坚强。 有句话说的好:“使唐僧成为唐僧的,不是经书,而是取经的那条路。”任何一个时代,人们都有面临的痛苦,只有直面苦难,奋力搏斗,才能看到希望。 杨绛曾在时局动荡时,丢了学校的工作,她不得不辗转偏远的地区代课,勉强维持生计。 苦难非但没有击倒杨绛,反让她以此为素材,创作了一部部关于人情冷暖的戏剧。 命运从不公平,轻易就能剥夺幸福,但命运也很公平,绝处终将逢生。 中国人常说:“自求多福。”苦难来临时,不怕苦,上天才会降福,吃了苦,才会苦尽甘来。停留在原地,只会被命运所淘汰。 天道无常,世事轮回,当下的苦,都是来日的福。 大儒张载云: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。” 吃苦如吃补,愿你熬过当下的苦,静待一日时来运转。03平境惜福古人有言:“井涸而后知水之可贵,病而后知健康之可贵,凡一切幸福之事,均过去方知。”起伏不定的人生,随时都可能降下灾祸,让手无寸铁的我们遍体鳞伤。 一场疫情,也让我们恍然大悟:修福莫如惜福。 117岁的虚云大师曾在山中修行。 作为出家人,修行就是吃苦,很多和尚吃不惯红薯皮,就扔在一旁,大师就默不作声地把挑出来的红薯皮吃了。 他睡的草席破了一个又一个的洞,寺里为他换了新的席子,不料大师看了厉声喝斥:“好大的福气啊!要享受一张新席子。“ 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 很多人尝遍了山珍海味,就再也咽不下粗茶淡饭。 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,其实命运早已危机四伏。 古人说:“福尽灾来,禄尽人亡。” 享福就是在无形中消福,知足才能留住福气。 作家林清玄曾讲过他祖母的故事。 祖母一直活到八十多岁,从来没有经受过病痛的折磨。 平日里,她要求家里人不许有剩饭剩菜,碗里的米要吃净,留下剩汤,也不顾家人劝阻,全部喝干净。 就是这般清贫的生活,祖母却过得十分开心,因为她深知福不可享尽的道理,所以越惜福,越得福。 生活的本味,就是平平淡淡,习惯了白开水一般的滋味,才能尝出人生的酸甜苦辣。世间的平境不常有,常惜福,才能常享福。04
分享到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纵横时尚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2   联系邮箱:51 46 76 11 3 @qq.com